比特币矿冬在生扎死边业寒缘挣如何
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感叹:矿企们正在经历一场残酷的生存考验。Marathon Digital Holdings(MARA)就是个典型的例子,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比特币矿业巨头,如今却在熊市中苦苦挣扎。矿业股的疯狂杠杆效应记得去年在一次行业聚会上,有位老矿工跟我说:"挖矿股就像加了杠杆的比特币期货。"现在看来,这个比喻真是太贴切了。数据显示,MARA对BTC价格的敏感度高达3...
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感叹:矿企们正在经历一场残酷的生存考验。Marathon Digital Holdings(MARA)就是个典型的例子,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比特币矿业巨头,如今却在熊市中苦苦挣扎。

矿业股的疯狂杠杆效应

记得去年在一次行业聚会上,有位老矿工跟我说:"挖矿股就像加了杠杆的比特币期货。"现在看来,这个比喻真是太贴切了。数据显示,MARA对BTC价格的敏感度高达300%,这意味着比特币涨30%,MARA可能翻倍;比特币跌12%,MARA可能腰斩。

我亲眼见证了过去三个月MARA的过山车行情:6月15日到7月13日暴涨100%,然后在随后的回调中暴跌55%。这种波动幅度简直让心脏病患者望而却步。

商业模式的双刃剑

Marathon选择了一条"简单粗暴"的路子:借钱买矿机→挖矿→囤币。这种模式在牛市时确实能赚得盆满钵满,但遇到熊市就惨了。2022年他们挖了4144枚比特币,总收入1.17亿美元,但净亏损却高达6.87亿美元!这让我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银行。

有趣的是,这家公司的前身居然是做铀矿勘探的,后来又转型做房地产,2017年才涉足比特币挖矿。这种频繁转型的经历,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其商业模式的不稳定性。

现金流:致命的伤口

仔细分析Marathon的现金流报表,简直让人心惊肉跳。他们的现金几乎全靠融资输血,2022年四季度营运现金流是-9200万美元,全靠增发股票度日。就像一个靠输血维持生命的病人,一旦资本市场对矿业股失去兴趣,后果不堪设想。

更可怕的是,他们在2023年第二季度卖出了63%的比特币产量(1843枚)来支付运营费用。这就相当于农民把大部分收成都卖了换钱买种子,明年吃什么?

债务危机迫在眉睫

Marathon的债务问题让我想到了当年的雷曼兄弟。他们的债务权益比高达2.03(2022年),虽然最近通过债转股降到了1.23,但这仍然是同行Riot(0.017)的70多倍!

9月份他们紧急偿还了4.17亿美元可转债中的大部分,打了21%的折扣才说服债权人接受。这种"割肉求生"的做法虽然暂时缓解了危机,但长远来看可能影响未来的融资能力。

2024年:生死考验

明年比特币将迎来第四次减半,这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届时挖矿奖励将从6.25个BTC减半到3.125个,除非比特币价格翻倍,否则矿业公司的收入将直接腰斩。

Marathon现在0.12美元/kwh的电费成本已经让矿机只能勉强保本。如果算上矿机和矿场的折旧摊销,实际上是在亏本运营。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了2018年的矿难,当时90%的矿场都关门大吉了。

投资建议:高风险的赌局

从估值角度看,MARA的市净率(P/B)高达2.21,远高于Hut8的1.22和Riot的1.33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其Altman Z分数已经跌至-0.47,进入了"可能破产"的危险区域。

我个人认为,在当前环境下做空MARA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,目标价看到3美元左右。当然,如果你是个风险爱好者,也可以在比特币阶段性反弹时短线做多,毕竟它的弹性确实惊人。

写到这里,我不禁想起加密货币行业那句老话:"牛市赚钱,熊市赚币。"但问题是,像Marathon这样被迫卖出比特币维持生存的矿企,可能连"赚币"的机会都没有了。这场矿业寒冬,注定会淘汰很多裸泳者。

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,违者必究。

相关阅读